自然中心如何看待博物馆展览业的“传统”与“创新”?
我国近30年博物馆事业的发展,出现了大量新的想法和实践,尤其是在科普教育领域, 各个博物馆都在想办法,建立各种对展览的补偿方法,但人们任然抱怨目前绝大部分展览“千馆一面”的现状,如何破解这个问题?如何实现真正的创新突破呢?自然中心的做法是:
1. 首先确立“区别大中型博物馆和社会需求型各类博物馆的架构,目标建立在大多数社会中小型博物馆、科技馆、乡镇文化中心、商场学校、遗址保护区、行业展示、科学探索中心、大型公园和城市文化中心等等”,不是以(大型博物馆的)“展品”为中心, 而是以“社会需求”为中心的展览展示体。不涉及大量珍贵展品的需求(大中型博物馆的收藏,保护和解读特性),但会涉及他们的短期展览项目。社会需求型展览的理论基础是“全民博物馆MYSEUM”理念。
2. 找到为什么改革的难度大?是否从根本上进行改革?例如长期以来“生命演化”展览都仅在演化系统(简单到复杂)和时间轴上下功夫,无人打破,在这个系统上的大量“创意”都没有很突出的效果。如何突破呢?当你用自然中心的方法,带入一个概念,例如“爆发”,“生存”?或一个事件,如“从水上陆”,“恐龙绝灭”,你会怎么讲好这个展览呢?还有以下考量:
清晰概念:对何为“传统”?何为“创新”有清醒认知,如何区分和鉴定?
• 口号与目标的区别:是解读,还是启迪?是教育科普的口号?还是能力建设方法手段?
• 核心思维体系的区别:展览中“教育与素质”等词汇,能改变成“交流与合作”?
• 核心技术的区别:能否改变展陈大纲+工匠式陈列设计的方法?释意体系!
• 展览解读?还是解析?应用释放展品社会能量的手段,科学布展,交互系统
• 不同的操作模式:简化招标体系,建立平台与创意机制,大文创(展项+设计)
• 形式方法追求:改变展品唯一的思维,建立社会型展览的model,加强3D打印技术,主题展项与单元组合建造,展具功能的追求等